晶圓制造這一環節落地,打通瞭集成電路全產業鏈,使我市站上產業發展最前沿。

日常生活中,小到手機、電腦、傢電和醫療,大到汽車、高鐵、飛機和航天,都離不開芯片這個“心臟”。

由此,合肥開啟瞭“無中生有”之路。

集聚129傢企業,形成全產業鏈

合肥“芯”,沖刺“世界級”

合肥晶合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也成為全省首傢12英寸驅動芯片晶圓代工企業,是目前為止我省最大的集成電路產業項目,也是合肥首個100億人民幣以上的集成電路項目。

2015年10月20日,總投資128.1億元人民幣的合肥晶合在新站高新區正式奠基開工。如果說,京東方成功落戶合肥,打破瞭中國長期以來的“缺屏之痛”,那麼晶合集成項目選擇合肥,則可以說是消除瞭“少芯之難”。

數據顯示,目前,全市擁有集成電路企業129傢,其中設計企業102傢,制造企業3傢,封測企業8傢,設備和材料企業16傢,覆蓋集成電路全產業鏈。2017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完成產值235.6億元、同比增長31.03%,稅收21.2億元、同比增長11.58%,投資72.5億元、同比增長39.42%。

創新招商,為優質大項目“落地”量身定制

在設計環節,我市擁有聯發科技、群聯電子、兆易創新、君正科技等102傢知名企業,其中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就達5傢,世界頂尖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聯發科技更是將其全球第二大研發中心落戶合肥;

就在晶合12英寸晶圓量產的同月,也就是2017年12月,芯片封測“雙子”項目落戶合肥,總投資35億元,將設立中國大陸最大的半導體顯示芯片封測公司總部和封裝COF卷帶生產基地。

由於我國起步晚,芯片產業曾被國外廠商控制,每年需要大量從海外進口,進口芯片的花費已經超過石油。就合肥來說,由於傢電產業、面板顯示、汽車電子以及綠色新能源等產業發展飛速,對芯片的需求量極大。

其實,晶合僅僅是合肥“芯”發展的一個開端。

即,以本地市場為牽引、人才資源為支撐,與本地產業高度融合,初步形成三大產業特色芯片集群。

在設備環節,芯碁微電子雙臺面激光直接成像設備打破瞭國外高端激光直寫曝光設備壟斷,大華半導體封裝專有生產裝備和精密模具實現量產銷售。

如今,短短幾年,這裡已集聚瞭129傢集成電路企業,覆蓋瞭設計、制造、封測、設備和材料等全產業鏈,成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城市之一。

如何破題?

安徽省將合肥市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列為省級戰新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一直以來,國傢和安徽省就高度重視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合肥,作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佈局於此,從無到有,躍升為“後起之秀”。

城市對項目的吸引力,不僅在於良好的區位交通、科教資源等先天優勢,還在於給項目投資者提供的優質服務。寧波匯豐僅用瞭三天時間就立刻“下單”,這一點可窺視合肥的“待客之道”——重大招商項目由政府領銜服務,加大土地、規劃、水電氣等要素保障力度,精簡審批環節,優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效率,保障項目有序推進、順利落地。

除瞭建立健全項目審定機制之外,合肥還出臺一系列政策為企業減負,用政策紅利鑄就“投資高地”。值得一提的是,合肥還創新招商引資大項目扶持政策,采取“一事一議”等辦法為優質大項目量身定制“落地”方法。

早在此前,工信部將合肥列為全台中南區月子中心推薦國9大集成電路集聚發展基地之一,國傢發改委將合肥列為14個集成電路產業重點發展城市之一,部分項目已納入“十三五”國傢重大集成電路生產佈局規劃。

在晶合展廳,不僅展示瞭“合肥造”的晶圓成品,從薄膜生成、光學微影,到蝕刻、摻雜、化學機台中西區坐月子中心推薦械研磨等晶圓制造工藝流程也一目瞭然。根據規劃,2020年晶合一個廠房即可達到月產4萬片規模,合肥晶合也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專註於面板驅動芯片的制造商。

踏上瞭集成電路產業“無中生有”發展軌道,其背後的強大支撐力就是招商引資。

2017年6月28日一期竣工試產,7月中旬第一批晶圓正式下線;2017年12月6日,正式量產。

早在“十二五”時期,合肥在跨越趕超時就展現瞭其招商引資的強大“磁場效應”。

圍繞支柱產業的產業鏈進行招商引資,一大批上下遊配套企業紛紛來肥投資。

在制造環節,除瞭晶合12英寸晶圓實現量產,長鑫12英寸存儲器晶圓制造基地項目建設也在快馬加鞭,項目投產後預計將占據世界DRAM市場約8%的份額,填補國內DRAM市場的空白,我市將跨入世界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月子餐介紹級存儲器制造重鎮之列;

在封裝測試環節,擁有通富微電、新匯成、COF卷帶和矽邁等項目;

晶合落新站,破題“少芯之難”

不僅如此,龍頭企業,不斷積聚。

合肥“芯”,沖刺“世界級”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被稱為“工業明珠”。

台中中區月子中心評價幾載磨礪,合肥不負眾望,創“芯”之路日漸清晰,初步形成瞭自己的產業特色。

缺“芯”之痛,不僅制約著制造業的升級,也不利於國傢信息安全。補“芯”,成瞭國內許多企業乃至一個國傢掌握核心技術、走好自主創新之路的關鍵。

其中,在面板驅動芯片領域,集聚瞭敦泰科技、集創北方、中電精顯、宏晶、龍訊等企業;在傢電芯片領域,集聚瞭君正科技、矽力傑等企業;在存儲、汽車電子、電源芯片等領域也已經佈局。

好消息在於,今年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明確提出:“要推動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光伏太陽能、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為世界級產業集群。”

更加令人期待的是,2017年初合肥綜合性國傢科學中心建設方案獲批,隨著這一“國字號”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的呈現,將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強的創新動力源,合肥打造“中國IC之都”指日可待。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全市將圍繞完善“合肥芯”“合肥產”“合肥用”全鏈條,全力發展存儲芯片、驅動芯片和特色芯片的設計和制造,到2020年力爭產值突破500億元,制造業和設計業均位居全國前五位。

新聞鏈接

合肥的芯片企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合肥用幾年的時間匯集瞭129傢集成電路企業,覆蓋瞭設計、制造、封測、設備和材料等全產業鏈。這個城市的集成電路產業曾經是一片荒漠,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生機勃勃的綠洲。項目聚能,合肥“芯”崛起的背後是一傢傢集成電路企業精耕細作的累積。今天本報精選數傢企業,讓你領略合肥魅力。

●中國“芯”將實現合肥造——合肥晶合集成電路有限公司

這是安徽首傢12英寸晶圓代工企業,也是合肥市首個百億級以上的集成電路項目。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而晶圓則是生產集成電路所用的載體。從薄膜生成、光學微影,到蝕刻、摻雜、化學機械研磨,晶圓制程工藝一應俱全。12英寸的生產線代表晶圓制造最為先進的技術,第一批晶圓在去年7月正式下線。按照規劃每月5000片的產能,2019年滿產後產能將達4萬片/月,填補國內驅動IC產業領域的空白。

●芯片封台中西屯區月子中心測“合肥制造”走在前列——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中國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前三強企業,通富微電子早已在合肥建設先進封裝測試產業化基地——項目兩期全部達產後可形成年產消費類、通信類等集成電路約217億顆,產值約14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通富微電子在肥自主研發的先進封測技術系國內首傢,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且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國內首顆19納米存儲器將在合肥“誕生”——合肥長鑫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

作為較早來肥投資的企業之一,兆易創新2013年就在合肥成立瞭全資子公司,合肥成為該公司繼北京之後第二大研究基地。2016年,兆易創新廣發英雄帖,著手在肥打造集設計、制造、加工於一體的芯片公司。目前,落戶合肥空港經濟示范區的合肥長鑫高端通用12英寸存儲晶圓研發制造項目順利實施,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將占據世界DRAM市場約8%的份額。目前,長鑫項目正在裝機過程中。今年有望造出第一顆“合肥造”的19納米級12寸DRAM工藝的存儲器,這也將會是首顆“合肥造”存儲器。

●“合肥造”光刻設備將打破國外壟斷——合肥芯碁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

作為國內唯一能夠制造“半導體納米級制版光刻設備”的企業,芯碁微裝憑借著在半導體領域激光直寫技術的優勢,把半導體超精密對位技術、高速數據處理技術、超高分辨率的線寬光刻技術移植和應用到先進封裝、印刷線路板用激光直接成像設備,成為國內唯一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激光直寫曝光設備制造商。其核心產品半導體制版光刻設備及激光直接成像設備可直接與歐美、日本廠傢展開競爭,打破瞭國外壟斷。

合肥晚報ZAKER合肥記者黎靜樂天茵子


arrow
arrow

    wma682ky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