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上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代表委員來獻策
上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4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行專題座談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上海結合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上海營商環境建言獻策。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出席瞭座談會。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現場看到,對於代表和委員們提出的各種有針對性的問題和意見建議,在場的市領導和各委辦局的負責人員認真傾聽,並記錄在案。
上海:所有審批事項已接入網上政務大廳
在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進程中,上海已取得瞭不小的成績。
上海把疏通制度瓶頸和解決體制機制問題作為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以”店小二“的精神,聚焦企業在滬投資興業遇到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系統實施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對一些跨領域的難點問題推出瞭革命性流程再造。相關領域的改革事項成熟一項、推出一項,推出一項、落地一項,成效比較顯著。
據上海市發改委介紹,在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效率方面,上海制定出臺關於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工作實施意見,全市法院知識產權庭案件收結總量大幅增長。設立中國(浦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建立專利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機制。優化知識產權糾紛多遠解決機制,成立知識產權公證法律服務中心和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上海知識產權仲裁院。同時,依托上海國際貿易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服務基地等,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服務。
在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方面,上海深化商事制度系統化改革,以“證照分離”為抓手,改革以審批發證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管理體制,破解“準入不準營”問題。第一批116項“證照分離”改革措施落地實施,其中取消審批、改為備案和實行告知承諾的占比增加到47%,已按改革後的管理方式發放審批證件9萬餘件。
在簡政放權方面,上海進一步為企業和群眾減負松綁。2017年,分三批取消和調整市級行政審批等事項119項,其中取消90項、調整29項。2018年1月,上海市再取消行政審批等事項55項,調整行政審批等事項4項。不斷深化“減證便民”改革,對市、區、鄉鎮街道居村四級各類證明材料和證明事項進行全面梳理、清理和規范,累計精簡各類證明254項。
4月12日,上海市政府發佈《全面推進“一網通辦”加快建設智慧政府工作方案》,上海將成立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匯集互聯和共享應用各類政務服務數據,對企業審批和服務事項做到一網受理、隻跑一次、一次辦成。到2020年,形成整體協同、高效運行、精準服務、科學管理的智慧政府基本框架。
據上海市發改委透露,目前市區兩級所有的審批事項和3000多項服務事項都已接入網上政務大廳,2018年將實現市區兩級企業審批和服務事項90%以上隻跑一次、一次辦成。
建言:花大力氣把信用體系建設做好
“現在上海各個區對於科創型企業都有很多補貼優惠政策。不過,在實際中一些小企業對這些政策還是一頭霧水,我們政府優惠政策的傳達可能就差這麼一公裡。”上海市人大代表楊軍建議,能否引進一些既能將政府的優惠政策吃透,又能接觸瞭解企業運作的中介服務機構,來打通這些政策的上傳下達,為更多中小企業服務,把好政策及時傳遞給企業。
上海市政協常委方奇鐘在發言時表示,上海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措施反響很好,尤其是各個區,都能針對企業在辦事中所遇到的問題出臺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政策。他希望,上海能保持這份改革勢頭,確保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各個區的行政服務中心能夠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
上海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鳳懋倫則提出,除瞭要強調“放管服”改革意外,也要緊緊抓好事中事後的監管。
“‘放管服’固然重要,因為它能破除瓶頸,解決企業投資興業中的痛點難點,但事中事後監管同樣重要,後續監管措施跟不上,很可能會產生一系列影響。”鳳懋倫建議,上海要繼續推進大數據平臺建設,整合多方資源,花大力氣把信用體系建設做好,在“放管服”的同時做好事中事後監管。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上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代表委員來獻策


新浪新聞公眾台中西區月子中心台中西區頂級月子中心台中南區月子中心推薦a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月子餐介紹>台中南屯區月子中心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arrow
arrow

    wma682ky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